top of page
WhatsApp Image 2024-03-28 at 13_edited_e

[2025年職場大逆轉] 如何從『悄悄離職』的線索中挽救你的好員工(上)



引言


在2025年的職場,員工不再大張旗鼓地遞交辭職信,而是可能「悄悄離職」——表面上還在崗位,卻心已經飛向別處。這種現象在混合辦公和遠程工作環境中尤其常見。根據最新數據,超過40%的員工在離職前會展現明顯的行為變化。本文將揭露七個員工即將離職的「悄悄」特徵,HR和管理者可以從中捕捉線索,及時挽留人才


七個「悄悄離職」的特徵


1. 會議中變得悄無聲息


不論是遙距面試還是混合辦公中,Zoom這類型的虛擬會議變得越來越平常。有沒有發現某些員工的參與度明顯下降。他們可能保持靜音、關閉攝像頭,或僅以簡短回應參與,與過去的積極表現形成對比



2. 請假頻率大大提高


員工突然開始頻繁請假,理由五花八門,從「家裡門鎖壞了」到「寵物看醫生」。這可能是他們在為新機會做準備或對工作失去興趣。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,他們有機會頻繁的半日請假——特別是上午或下午的短暫離開。這樣可能暗示員工正在為新工作機會做準備,例如安排面試。選擇半日假而非全日假,或許是為了在不影響現有工作的情況下,悄悄探索其他可能性。另一方面,這也可能反映出員工對現有工作的熱情正在減退,對公司的長期承諾產生動搖。



3. 離開工作社交圈


員工不再參加團隊活動,他們在公司群聊中的活躍度下降,甚至經常「已讀不回」,顯示社交參與減少。



4. 工作質量正開啓「偷懶模式」


員工報告工作進度時,可能只完成最低要求態度敷衍創新提案為零。這可能是他們在「悄悄離職」,僅維持表面工作。



5. 突然熱衷「個人品牌」


員工開始頻繁更新LinkedIn檔案,參加外部行業活動,甚至公開分享自己的「副業成果」。這可能是他們在為跳槽鋪路。



6. 對未來計劃「語焉不詳」


當你問及員工的長期目標或對公司未來的看法時,他們支支吾吾或轉移話題。這表明他們可能不再將未來與公司連繫。



7. 對公司文化或變動不感興趣


員工對新政策、DEI計劃或CSR活動表現出冷漠,甚至偶爾表達不滿。這可能反映他們與公司價值觀的連繫正在減弱。這些徵兆或許提示員工的心態正在改變。管理者若能細心觀察這些行為,可能更了解團隊的動態。


宏達匯才策略小錦囊


透過觀察七個特徵——會議參與度下降、頻繁請假、退出工作社交圈、工作質量下滑、熱衷個人品牌、對未來計劃含糊其辭,以及對公司文化冷漠——HR與管理者可及早察覺員工的離職意向。這些行為變化反映員工與公司的連繫減弱,可能正在為新機會做準備。管理者應細心關注這些信號,及時採取行動,例如與員工溝通、提供發展機會或調整工作環境,以挽留人才並維持團隊穩定。










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