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k Hard Play Hard 盡做亦盡興 玩出創意動力
Alvis Ko
Feb 2, 2024
人為甚麼要工作?原因大致有二,其一是外在因素——人從事工作是為了生產資源,人要有資源才能活、社會要有資源才能運行;其二是內在因素——人從事工作是為了追求夢想,活出美好生命,貢獻社會。
可是在香港這個地方,競爭激烈,事事追求效率,無論你是管理人員或是一般員工,工作也難免飽受壓力。面對種種挑戰,我們不能只活在壓力之中,也需要給自己一些「玩」的時間,於是「Work Hard Play Hard」成為許多人的座右銘。
在香港長大的人,必定聽過這句話:「工作時工作,遊戲時遊戲。」這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它只是提醒大家做事要專心。「Work Hard Play Hard」則更有意思,也更全面。要完美翻譯「Work Hard Play Hard」是有點難度,簡單去理解就是「工作時要盡力,休息玩樂時也要盡情」。其實這並不單是在生活壓力下的一種減壓方法,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。筆者嘗試將人群分成4類:
1. 認真做,不認真玩:這類人可能是工作狂,把所有時間投入工作中,卻未必能取得相應的成就。
2. 認真玩,不認真做:這樣的人可能很投入娛樂,但工作或缺乏積極性和成就感。
3. 不認真做,不認真玩:這類人通常缺乏動力,做事和玩樂都提不起勁,也不會展現太多興趣。
4. 認真做,認真玩:這些人通常充滿活力,各方面充滿熱誠。做事認真、有要求,容易獲上司賞識。他們亦對工作以外的生活有要求、有嗜好,如運動、旅遊等。可以想像這些人容易結交朋友,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有更廣闊的視野。
筆者以往也有不少屬第一類人的同事,每天埋頭苦幹,但工作果效卻不成正比。我認為「工作」與「玩」並不是對立,相反,它們可以互相促進,形成一種平衡。有科學研究甚至顯示,適度的「玩」,不但可以減壓,還有助提升智力和激發創意!
回想在早前公司聖誕派對交換禮物的環節中,平日Work Hard的同事,也展現他們Play Hard的一面。為了使禮物交換更有趣,同事在百忙之中和死線臨近之際,開發了一個名為「theOrction」的競投拍賣程式,取名亦特別花心思玩「食字」,用了公司名的「O」字。其UI介面設計非常認真,令所有同事都非常投入,把本來一個普通抽獎式的交換禮物,提升到一個全新水平,轉化成激烈競投和彼此呼籲「捐款」的遊戲,令我對這些年輕同事的「Work Hard Play Hard」積極態度感到讚歎!
「Work Hard Play Hard」的態度並不單單是口號,更是一種尋找生活平衡的哲學。在繁忙工作中保持專注活力,同時又在工作和生活中靈活尋找樂趣,或許這正正是現代人應對挑戰、舒緩壓力的最佳方法。
文:Alvis Ko
theOrigo Lt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。theOrigo是香港一家數位創意公司,於本地和全球獲得眾多行業獎項。Alvis洞識到作為公司創辦人需具備管理知識和商業視野,他完成哈佛商學院高管課程後,仍經常向世界各地具豐富經驗的教授和管理層學習,進一步提升其管理理念